专题: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胜亿优配
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于202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数智新动能,普惠新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总工程师李文雷出席并致辞。
李文雷在致辞中表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源,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小企业也是金融深耕细作、大有作为的领地。
以下为致辞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胜亿优配
很高兴参加2025年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源,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迸发强劲活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6122.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户;全国获得入库登记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约54.8万家,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10894.4亿元,平均研发强度10%,拥有知识产权667.4万件,是开展研发创新的活跃群体;全国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50.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6.9万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0%和48.1%,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小企业也是金融深耕细作、大有作为的领地。长期以来,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坚持改革探索、不断创新,推动形成了由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创区组成的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交易所等组成的技术市场与成果产业化体系,由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科技创业孵化育成体系,由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组成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由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等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基地体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和产业科技金融工作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经验。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撑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战略部署,火炬中心从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搭建金融机构和企业沟通交流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重点发力。例如,支撑工信部“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建设,推送企业融资需求;突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支撑科技创新再贷款工作;携手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开展专项行动,与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深化合作,支持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开发“火炬积分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开展企业硬科技属性评价,联合三大交易所共同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持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火炬科企对接等品牌活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激发涌现更多中小企业。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也已启动,欢迎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踊跃参加。
最后,希望金融机构与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思阳 胜亿优配
新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